会议室预约 English 北大主页
  • 首 页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组织体系
    委员会
    联系我们
  • 系所中心
    集成微纳电子系
    集成电路设计系
    设计自动化与计算系统系
    集成微纳系统系
    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 师资队伍
    院士风采
    专职教师
    客座教授
    博士后
    光荣退休
  •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获奖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 党建思政
    党组织概况
    党建动态
    工会风采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
    院内公告
  • 平台基地
    工艺实验室
    EDA实验室
    教学实验室
    引智基地
  • 学生工作
    新闻公告
    党团建设
    实习就业
    院内通知
  • 招贤纳士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其他招聘
  • 校友中心
    新闻公告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会议室预约 English 北大主页
  • 首 页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组织体系
    委员会
    联系我们
  • 系所中心
    集成微纳电子系
    集成电路设计系
    设计自动化与计算系统系
    集成微纳系统系
    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 师资队伍
    院士风采
    专职教师
    客座教授
    博士后
    光荣退休
  •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获奖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 党建思政
    党组织概况
    党建动态
    工会风采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
    院内公告
  • 平台基地
    工艺实验室
    EDA实验室
    教学实验室
    引智基地
  • 学生工作
    新闻公告
    党团建设
    实习就业
    院内通知
  • 招贤纳士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其他招聘
  • 校友中心
    新闻公告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获奖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获奖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王玮副教授课题组在纳流体传感方法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16-04-12 浏览量:


随着特征尺寸减小至Dukhin长度(通常小于100纳米)以下,离子器件受表面状态影响的表面电导将超过其体电导,从而通过电导就可以获得器件的表面状态。在该纳米尺度下,表面占主导的离子输运即为纳米流体特性;将特异性探针修饰到器件表面后,则可利用上述机理实现相应的特异性生化传感,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制备纳米尺度器件,并对器件内壁面进行特异性探针修饰,一直是纳流体传感研究的重大挑战。

微纳电子学研究院、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王玮副教授课题组提出纳流体晶体的新纳流体研究架构,通过在微加工制备的微结构内自组装纳米颗粒,利用颗粒间隙实现了纳流体器件。由于纳米颗粒制备简单,易于表面修饰,纳流体晶体技术非常适于纳流体传感相关研究。近期,我院本科生赵闻达和硕士研究生王宝军基于纳流体晶体,研制出一种具有较高读出一致性的受限空间内纳流体晶体生化传感的新方法,成功解决了之前自组装纳米颗粒晶体几何尺寸一致性差所导致的读出差别较大,从而需复杂自校准的问题。相关研究成果以《受限空间内纳流体晶体生化传感方法》(Biochemical sensing by nanofluidic crystal in a confined space)为题,于2016年4月初发表于芯片实验室领域顶级期刊《芯片实验室》(Lab on a Chip,全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pdf/2014/LC/C6LC00416D)。

王玮课题组自2009年以来,致力于研究纳流体新原理、器件制备方法及其在超灵敏生化传感领域的影响,系列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于《芯片实验室》、《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子学》(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生物微流体》(Biomicrofluidics)、《化学物理学杂志》(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应用物理快报》(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期刊,并多次在领域顶级国际会议上做口头报告。

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以及北京大学“985工程”临床医学与基础学科交叉合作专项、医学-信息交叉领域合作研究种子基金等支持,在面向超灵敏微纳生化传感器的局域场增强高效换能新原理和新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微纳电子大厦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1787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

集成电路学院公众号 北大校友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