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由黄昆先生领衔在北京大学创办的“五校联合半导体专门化”,是我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发源地。北京大学于1970年建立了半导体专业,1978年正式建立微电子专业,2020年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2021年,为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学科发展,北京大学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
学院秉承“得人才者得天下,集人心者集大成”的理念,把为国育才、为国创新的使命与担当扛在肩上,致力于集成微纳电子、集成电路设计、设计自动化与计算系统、集成微纳系统、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技术等五个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进一步深化与集成电路产业多环节龙头企业的合作,建设具有北大特色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打造国际一流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高地。
在王阳元院士、黄如院士的带领下,集成电路学院目前已建有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微电子器件与电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省部级创新研究平台,以及“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国际合作平台,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微纳加工与集成、器件/芯片/微系统设计与测试的前沿研究环境。
学院现有教职工160余人,教师中含有院士2人、IEEE Fellow 3人,还有多位科技领军人才、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等优秀人才。学院获得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工局等多个国家级创新团队称号,面向学科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共牵头获得国家级二等奖3次、省部级一等奖7次,多项成果被连续写入5版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近5年,学院研究团队共申请专利 415 余项,获授权321 余项。在领域顶级国际会议 IEDM(42 篇)、ISSCC (21 篇)、IEEE MEMS(42 篇)上录用文章数量保持国内第一梯队 , 其中 2021 年和 2022 年入选 IEDM的文章数量为高校第一,2023年与IMEC、台积电、三星并列IEDM全球入选文章总数第一。
围绕集成电路学术前沿和产业需求,学院凝聚力量,发挥北京大学学科齐全、多学科国际一流优势,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深化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开展有组织科研,建设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创新源泉和高端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