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起点呼唤新的征程,新的青春力量担当新的使命,新的热血奉献铸就新的辉煌。风华正茂,朝气蓬勃,集成电路学院有3名青年学子参与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服务保障中。
 
 他们以高度的意志力、战斗力、执行力和凝聚力,向世界展示了北大集成电路学子的飒爽英姿,让我们看到了“芯”青年肩负起新时代使命与担当的精神风貌。
 
 青春风采:“芯” 系盛典,三位学子的使命担当时刻
 
 合唱团成员 2025级博士研究生王嘉瑞:
 
 
 
 
 
 作为此次纪念大会3000人学生广场合唱团的一员,能在天安门广场用歌声致敬历史,我深感荣幸与自豪。过去三个月的排练时光里,我们反复打磨每一句歌词,只为以最饱满的感情表达对先烈的缅怀、对和平的珍视。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指挥在排练《松花江上》时给我们讲的:想象你现在就是1931年从东北离开的青年,家乡还有你的同胞,有衰老的爹娘,你心里有对他们的担心,更有对侵略者无尽的痛恨。过去,我只是了解这段历史,明白这是我们国家、是中华民族最艰难、最危急的时期;但真正设身处地去代入那个时代的个人中时,我更感受到那时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也就更加感激有党和革命英雄先烈们带领我们一点点站起来,直到把我国建设成如今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再也不用害怕任何侵略者。当训练有素的士兵从面前走过、装备精良的武器自眼前驶过、气势磅礴的战机由头顶飞过,我震撼于祖国的军事实力、钦佩于党的英明领导、更自豪于有幸生于华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感激先辈们带领我们走出屈辱历史、建设强盛祖国的同时,我也明白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下,祖国需要新一代革命者。作为北京大学专注于集成电路领域研究的新时代青年,我将始终把这段历史刻在心中,坚定弘扬并践行抗战精神,脚踏实地,攻坚克难,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观礼台志愿者 2023级博士研究生孔子琛:
 
 
 
 
 
 非常荣幸可以作为志愿者参与服务此次纪念大会,也非常感谢学院和学校对我们的信任、支持和帮助,这是大家共同的荣誉!
 
 在这次志愿服务中,我的职责是负责固定观礼台的服务保障,也是少数可以和嘉宾一起观礼的岗位。更特殊的是,我所服务的嘉宾是来自世界各国的军官和驻华使团。在“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三面旗帜下,在战旗方阵的80面功勋旗帜驶过时,各国军官集体起立敬礼的画面深深震撼着我。也更加让我认识到,尊重历史、追求正义、守望和平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抗战的历史已经远去,但抗战精神在回响中永存。生于盛世与和平给了我自由生长的幸运,更给了我责任与使命。愿载着这份责任与使命,去追寻更多更大的灿烂光芒。
 
 
 
 观礼台志愿者 2023级博士研究生周正华:
 
 
 
 
 
 礼炮轰鸣,回应80年前胜利号角;正步铿锵,踏出70年新中国的威严;口号嘹亮,喊出人民军队英雄本色;东风浩荡,震慑图谋不轨之宵小。手中红旗不停挥舞,眼中热泪不觉盈眶,看到老兵们敬礼时颤抖的手,我想这正是我们的强大的原因,在党的领导下,所有人为实现中国梦不断奋斗。当今之盛世,是我们的光荣,是前辈们的梦想,二者在天安门广场声声欢呼中传承,交织成我们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历史的接力棒已经在我们手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历史中有深刻的答案”,我也一定会不断汲取红色养分,传承红色血脉,学好本领!正如总书记所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最后感谢学校和学院的信任,也感谢相关负责老师及导师的支持。
 
 
 
 镜头记 “芯”:志愿者供图里的盛典风采印记
 
 
 
 
 
 
 
 
 
 
 
 
 
 盛典同行:“芯” 学子在广场合唱与观礼中的使命践行
 
 一场盛大的国家纪念活动服务保障,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精心打磨与细致筹备。集成电路学院 3 名学子自接到任务起,便以 “精益求精” 的工科态度,全身心投入广场合唱与观礼服务的准备工作,用专注与坚持筑牢服务根基。
 
 在广场合唱筹备上,2025 级博士研究生王嘉瑞历经从校内排练厅到天安门广场的 “三级进阶”。初期在校内训练时,他逐字校准音准、反复打磨节奏,对着镜子调整体态与表情,力求让歌声既精准又饱含情感;进入与军乐团的跨校合排阶段,他认真聆听专业指导,主动与其他成员磨合声部配合,在旋律交织中找到最佳共鸣;而天安门广场的深夜合练,更是对体力与意志的双重考验 —— 每次傍晚出发、凌晨返回校园,星光下的排练场上,他始终保持饱满状态,通过一遍遍练习让动作与歌声形成肌肉记忆,只为在正式亮相时,以最完美的表现传递北大 “芯” 青年的声音。
 
 在观礼服务筹备中,2023 级博士研究生孔子琛、周正华开启 “精准化备战” 模式。从熟记观礼台引导路线、规范嘉宾接待礼仪,到掌握突发情况应急处理流程,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演练、烂熟于心。考虑到服务对象包含来自世界各国的军官与驻华使团,他们主动查阅不同国家的礼仪文化与沟通禁忌;为应对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类需求,还提前模拟 “嘉宾问询”“物品协助”“特殊情况帮扶” 等场景,甚至在休息时互相抽查服务流程,用 “严丝合缝” 的准备,确保观礼服务既专业规范,又温暖贴心。
 
 正式服务当天,王嘉瑞在天安门广场与 3000 名合唱团成员一同唱响经典曲目,歌声里满是对历史的缅怀与对和平的珍视,每一个动作、每一句旋律都精准有力;孔子琛、周正华则在观礼台坚守岗位,以耐心引导嘉宾入座、细致解答疑问、及时提供帮扶,用周到服务为中外嘉宾营造良好观礼体验,用实际行动诠释 “芯” 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燕园迎归:载誉而来的 “芯” 青年与荣耀时刻
 
 
 
 
 
 
 
 
 
 
 
 
 
 
 
 
 
 9月4日中午,合唱团成员和志愿者同学们圆满完成任务,胜利返回燕园。集成电路学院导师代表、学生党支部骨干在新太阳学生中心迎接,手捧鲜花、纪念品与感谢信,用最热烈的掌声迎接三位学子的归来。
 
 “你们用行动展现了集成电路学子的精神风貌,是学院的骄傲!” 学院导师代表将鲜花递到三位同学手中,言语中满是赞许。那份沉甸甸的感谢信上,清晰写着:“你们以高度的意志力、战斗力、执行力和凝聚力,向世界展示了北大青年、中国青年的飒爽英姿,让我们看到了‘芯’青年肩负新时代使命与担当的精神风貌。”
 
 面对这份荣誉,三位同学纷纷表示,这段经历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回到实验室后,我会把这份责任感融入科研工作,努力攻克芯片领域的技术难题。” 周正华的话语,道出了三位学子共同的心声 —— 将服务盛事的感动与收获,转化为投身国家科技事业的不竭动力。
 
 此次经历,不仅是一次光荣的服务使命,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洗礼。志愿者同学在朋友圈写下感悟:
 
 无忘历史,无忘先烈
 
 生于和平,责任尤甚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简单的话语,承载着对历史的铭记与对和平的珍视,字里行间满是对历史的敬畏、对祖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坚定!
 
 
 
 青春感悟:从历史中汲取 “芯” 力
 
 80 年风雨兼程,新时代青春启航。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三位学子,用一次难忘的服务经历,书写了青春与祖国同频共振的动人篇章。未来,相信更多北大 “芯” 青年将以他们为榜样,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芯片研发、科技报国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智慧与汗水铸就属于中国青年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