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天宇 老师西北大学 博士集成电路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回顾
10月13日中午,“芯”学者说沙龙第五期在理科一号楼1105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沙龙邀请了集成电路学院青年教师、助理教授贾天宇老师作为主讲嘉宾,与各位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
交流现场
Q:老师您是如何探索到当前的研究方向呢?对于新生在科研方向的选择上有什么建议?
A:对于研究方向的探索问题,我认为按照自己的兴趣,实际去体验和了解再去选择具体的科研领域。从我求学的经历来看,我最初的研究方向并不是现如今的面向AI、异构系统的数字电路芯片和SoC,而是关于土壤传感器方面的科研,但在实地学习体验后我发现这一方向并不适合自己,随后主动和导师沟通,转而探索新的方向,因此我建议本科生和入学不久的研究生,鼓励你们去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去全面的了解学术界的前沿发展,系统调研、具体交流、实际体验后做出选择,这会是大有裨益的。
Q:老师您在国内和国外都有求学经历,您觉得在国内和国外读研读博有什么不同呢?
A:我觉得要结合国内外的环境来谈,我认为国外读博学生,因为可以获得全奖的补助,读书的顾虑会少一些,内驱力相对更强;而在国内需要考虑的因素多,驱动力也会相对复杂,但在不同的环境中无论如何,核心都是做好自己该做好的事情。
Q:对于具体的研究内容,老师您有什么看法呢,比如现在RISC-V芯片就是热点之一。
A:比如从我们组的学术研究内容上,我认为在SoC设计中,流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集成电路学院提供了非常高的平台和优良的条件,所以我非常鼓励同学们自主探索和实践。而且集成电路是学术产业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课题同样也要面向学术界和产业界双方的需求进行研究。比如在RISC-V 开源芯片设计上,目前在学术研究中已经出现了不少成果,但落地到商业产品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也是国家目前存在“卡脖子”问题的一个方面,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同学们与贾老师交流
Q:老师您可以从博士生导师的角度,谈一谈如何培养一名集成电路学院的博士生呢?
A:作为导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学生体验完整的流程环节,因为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为系统的学习和培养能力,是以“leader”为导向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博士生的成长更为全面,未来的道路选择也会更加多样。
Q:关于科研和生活的平衡,您有什么建议呢?
A:关于如何平衡科研和生活,我觉得这是每一个研究生都会面临的问题,因为目前社会的“内卷”趋势,确实导致了更多的压力与焦虑,也衍生出更多的需求。很重要的一点是,科研是研究生生涯里很重要的部分,但不是全部,要综合考虑、劳逸结合。我在美国读博的时候,就是在朋友们的带动下定期去跑跑步,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释放了读研的压力,所以我很建议同学们也要注意保持健康的身体,从而能高效地科研和快乐地生活。
Q:对于目前的大环境,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还面临着很多困难,您对学院的学生有什么鼓励和期望呢?
A:目前国内集成电路行业在技术上存在诸多瓶颈,还有国际上大国博弈造成的芯片产业链“逆全球化”,使得国内对于集成电路行业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我觉得现在选择学习集成电路这门学科是很不错的选择。而且人工智能背景对芯片的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未来研究的方向不局限于传统的芯片架构研究,选择非常多样。我希望同学们可以在时代的需求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在不断向上求索的道路上绽放光芒。
从求学到科研,从个人到环境,贾天宇老师详尽又深刻地带领大家认识了集成电路求学路上的方方面面。希望北大“芯”青年们能从贾天宇老师的谆谆教诲中汲取宝贵的经验财富,做到“芯怀天下,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融入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端科技自研突破中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