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2日上午,集成电路学院党委书记王源以 “芯”火相传,使命在肩”为题,为集成学院2022级全体新生讲授新生第一课。2022级硕博新生共同聆听了这堂生动精彩的党课。
党委书记王源主讲 “新生第一课”
北京大学在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肩负国家民族重任,担当时代先锋,几代北大微电子人皆以报国强国为使命,为实现国家民族复兴大业而奋斗不已。
王源老师首先回顾了北大微电子建立半导体专门化,直至今天推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成立一级学科,成立集成电路学院的一路辉煌历程。
1956年,由当时的国家高等教育部决定,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的部分教师和四年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从1956年暑假起集中到北京大学,在黄昆先生领衔下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五校联合(包括部分南开大学本科生及清华大学进修生)半导体专门化,奠定了我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研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1970年北京大学建立了半导体专业,1978年正式建立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2020年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科,2021年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始终秉承与祖国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常为新、敢为先的优秀历史传统。王源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北大微电子的传承,黄昆先生、王阳元院士、黄如院士等一代代科学家接续奋斗,实现了我国微电子和集成电路学科和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快速发展壮大的突出成就。上世纪70年代,前辈们排除干扰、艰难攻关,在条件艰苦的昌平200号校区,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1024位MOS动态随机存储器,这是那个年代的“超级工程”,留下了共和国集成电路事业的最早脚印,成为国家记忆里的难忘一页。在王阳元院士等科研工作者的推动下,在无数奋不顾身,勤勤恳恳的中国集成电路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了零的突破,从开始一穷二白,到如今的奋力前行。经过几代北大微电子人的奋斗,集成电路学院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集成电路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高地,北大新工科建设的一面旗帜,为培养创新人才、科技创新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做出重大贡献。回首过去,集成电路学院悠久而辉煌;眺望前方,我们将砥砺前行。
最后,王源老师对新同学们提出了为国为民、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勇于迭代,立足实际、**的期望。他鼓励同学们继续传承北京大学的红色基因,继承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时代担当和爱国热忱坚持自主创新,为解决“卡脖子”技术的关键问题而不懈努力、不负重托,用集成电路人的青春力量,奏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最强音。
在场新生认真聆听“新生第一课”
北大集成电路学院“新生第一课”
学深学实 见行见效
集成电路学院2022级全体新生
认真聆听 细心领会
立志坚定信仰信念
汲取奋进力量
提升修养 增强本领
集成梦想 芯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