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第62届ACM/IEEE设计自动化大会(DAC)系统设计竞赛中,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双聘助理教授李萌老师指导的学生队伍获得冠军。参赛学生包括来自集成电路学院设计自动化与计算系统系的三位博士生韦临烨、曾文轩、俞江瑞和来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类实验班(信班)的三位本科生傅子酌、汤子瑜、杨天健。DAC系统设计竞赛由美国计算机学会(ACM)设计自动化专业委员会(SIGDA)赞助,竞赛组织者来自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电子科技大学。本次比赛针对如何在低功耗边缘设备上部署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的科学问题,吸引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队伍,包括美国、中国、德国、荷兰等。
图:获奖队伍合影(从左到右依次为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队伍代表)
背景链接1
DAC系统设计竞赛自2018年开始举办,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团队开放,深耕人工智能加速微系统设计领域,专注于解决在资源和功耗受限的边缘端设备上的算法设计和部署问题。DAC 2025 的系统设计竞赛On-Device Multi-modal Generative AI for Science竞赛聚焦于地球物理科学领域,面向数据驱动的地震全波形反演(FWI)数据稀缺、地震波-速度图数据模态不平衡这一代表性任务,旨在探索生成式AI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以满足科学领域对高效、实时数据生成和分析的需求。竞赛的目标是在多模态(地震波和速度图)生成质量和延迟方面实现最佳性能。
背景链接2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设计自动化与计算系统系是国内高校首个聚焦于EDA技术的系。教学内容涵盖从器件级、芯片级到系统级的完整EDA技术链条;研究领域包括全流程EDA工具与自主标准、领域专用计算系统结构及工具链等关键技术,部分成果已经成功得到转化应用,相关技术是业内目前唯一的解决方案;依托院系成立无锡北京大学EDA研究院以及多个企业联合实验室,参与共建国家EDA技术创新中心,共同发起国家级EDA产学研联盟,形成了教育科研和人才协同发展的布局。
背景链接3
电子信息科学类实验班(信班)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为推进新工科建设,在吸收计算机方向与智能方向实验班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面向电子信息大类及应用物理专业开设的电子与微电子方向实验班。基于信息贯穿在技术创新链的层次,从底层基础到顶层应用,信班构建了以“物理层-元件层-系统层”为架构的课程体系和“理工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特色。信班致力于培养微电子、集成电路、通信、电子科学等领域的技术创新者和创新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