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预约 English 北大主页
  • 首 页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组织体系
    委员会
    联系我们
  • 系所中心
    集成微纳电子系
    集成电路设计系
    设计自动化与计算系统系
    集成微纳系统系
    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 师资队伍
    院士风采
    专职教师
    客座教授
    博士后
    光荣退休
  •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获奖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 党建思政
    党组织概况
    党建动态
    工会风采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
    院内公告
  • 平台基地
    工艺实验室
    EDA实验室
    教学实验室
    引智基地
  • 学生工作
    新闻公告
    党团建设
    实习就业
    院内通知
  • 招贤纳士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其他招聘
  • 校友中心
    新闻公告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会议室预约 English 北大主页
  • 首 页
  •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组织体系
    委员会
    联系我们
  • 系所中心
    集成微纳电子系
    集成电路设计系
    设计自动化与计算系统系
    集成微纳系统系
    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 师资队伍
    院士风采
    专职教师
    客座教授
    博士后
    光荣退休
  •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获奖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 党建思政
    党组织概况
    党建动态
    工会风采
  • 人才培养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
    院内公告
  • 平台基地
    工艺实验室
    EDA实验室
    教学实验室
    引智基地
  • 学生工作
    新闻公告
    党团建设
    实习就业
    院内通知
  • 招贤纳士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其他招聘
  • 校友中心
    新闻公告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获奖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获奖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获奖
科研获奖
  • 2023-04-28 集成电路学院黄芊芊研究员获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近日,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黄芊芊研究员荣获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并作为获奖代表在颁奖典礼上发言。 黄芊芊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研究员黄芊芊 个人简介: 黄芊芊,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超低功耗微纳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研究,连续多年在微电子器件领域顶级国际会议IEDM和VLSI上发表论文,相关成果被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指南引用,并与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和创新平台合作研制了世界上首个基于12英寸CMOS大生产线的超低功耗互补隧穿器件集成技术,在同一硅晶圆片上同时实现了性能优异的新型隧穿器件和标准CMOS器件的制备,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低功耗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荣获科学探索奖、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IEEE电子器件学会青年成就奖等。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成电路 3~5 纳米节点器件基础问题研究”应急管理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担任IEDM等国际会议TPC委员、《中...
  • 2023-04-03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青年教师郑雨晴入选2022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TR35中国榜单 3月30日,科技评论期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2年“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35 Innovators Under 35)TR35中国榜单于北京在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峰会上正式揭晓,我院集成微纳系统系特聘研究员郑雨晴入选,获先锋者称号,该称号旨在授予投身于引发未来创新活动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用于挑战技术极限,不断扩宽科学的疆土的科技青年。 图片来源:《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 入选理由:她基于“功能性光刻胶”的全光刻无刻蚀工艺,实现可拉伸晶体管器件高成品率和高均一性制造,创造了将弹性晶体管密度提高100 倍以上的新纪录,突破了限制电子皮肤产业化的关键集成技术壁垒,为柔性电子器件工业制造领域提供新的范式。 郑雨晴设计并提出新的有机小分子和高分子共轭骨架及其组装策略,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有机半导体材料体系,通过调控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实现了介观尺度上分子的精确组装,揭示了材料的化学结构与电子学性能之间的本质规律,多次刷新有机半导体电子迁移率世界记录,实现了与无定形硅相比拟的载流子迁移性质。 此外,她还提出了高分子电子材料的普适性直接光刻图案化方法,实现了高密度本征可...
  • 2022-07-13 科研获奖 近年来,北大微电子研究团队在微纳电子器件、电路与微机电系统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先后牵头和参与获得国家奖6项以及省部级科技奖17项。 牵头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情况 序号 项 目 名   称 获奖人 获奖时间 获奖情况 获奖等级 1. 硅基MEMS技术及应用研究 王阳元   张大成 郝一龙 闫桂珍 李婷 张海霞 2006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 2. 90纳米-65纳米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大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王阳元   吴汉明 康晋锋 严晓浪 郝跃 徐秋霞 高大为 史峥 田立林 王漪 2008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 3. 纳米尺度硅基集成电路新器件与新工艺技术及其应用 黄如   张兴 张盛东 韩汝琦 刘晓彦 许铭真 2010 国...
  • 2022-06-19 集成电路学院孙广宇获DAC“40岁以下优秀创新者奖” 美国当地时间2022年6月14日,第59届电子设计自动化大会(ACM/IEEE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 简称DAC)公布了2022年度获得“DAC 40岁以下优秀创新者奖(DAC Under-40 Innovators Award)”的四位获奖者名单。集成电路学院孙广宇副教授入选。 DAC设立“40岁以下创新者奖”,旨在表彰在电子设计与自动化领域内具备重要影响力及推动力的年轻科研人员。该奖项的提名面向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优秀科研人员,着重选出在商业产品、软硬件系统、算法与工具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的突出成果。 孙广宇本次获奖是表彰其在体系架构设计与自动化方面做出的成果。孙广宇的研究方向包括新型存储架构和领域定制化加速器架构等,他已经在相关方向发表了150多篇论文。典型成果包括非易失混合缓存、开放式通道SSD、CNN加速器的天花板模型等,获得三次最佳论文奖和三次最佳论文提名,并且在百度数据中心等实际场景获得验证和应用。 今年的奖项选出在逻辑综合、系统架构、电路设计等方向有突出贡献的四位代表,除了我院的孙广宇副教授,其他获奖者...
  • 2021-09-20 张大成教授获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根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经评审专家初评、复评、终评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上海市政府日前公布了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名单。 集成电路学院张大成教授参与的项目“高效单面加工MEMS规模制造关键技术”获得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个人排名第3,单位排名第2)。该项目在国家973等项目支持下,针对我国长期存在的MEMS量产、检测和封装难等问题,产学研用结合,发明了系列MEMS芯片单面加工的规模制造关键技术,实现了传感器核心芯片规模制造的底层技术突破,对解决传感器芯片严重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难题,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 扭转式键合强度检测试验机结构电镜照片
< 1 2 >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微纳电子大厦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1787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

集成电路学院公众号 北大校友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