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预约
English
北大主页
首 页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组织体系
委员会
联系我们
系所中心
集成微纳电子系
集成电路设计系
设计自动化与计算系统系
集成微纳系统系
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院士风采
专职教师
客座教授
博士后
光荣退休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获奖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党建思政
党组织概况
党建动态
工会风采
人才培养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
院内公告
平台基地
学生工作
新闻公告
党团建设
实习就业
院内通知
招贤纳士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其他招聘
校友中心
新闻公告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会议室预约
English
北大主页
首 页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组织体系
委员会
联系我们
系所中心
集成微纳电子系
集成电路设计系
设计自动化与计算系统系
集成微纳系统系
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院士风采
专职教师
客座教授
博士后
光荣退休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获奖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党建思政
党组织概况
党建动态
工会风采
人才培养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
院内公告
平台基地
学生工作
新闻公告
党团建设
实习就业
院内通知
招贤纳士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其他招聘
校友中心
新闻公告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2024-07-28
北京大学助理教授李萌喜获2024CCF集成电路Early Career Award
近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将2024年度“CCF集成电路Early Career Award”授予北京大学助理教授李萌,并于7月20日在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芯片大会CCF Chip 2024学术会议上颁发。 CCF集成电路Early Career Award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体系内目前唯一的集成电路专业奖项,旨在鼓励集成电路及相关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青年学者,促进集成电路领域发展。本奖项每年评选出不超过1位青年学者作为获奖者。本奖项设立于2018年,目前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奖项。 今年该奖的遴选由马里兰大学屈钢教授担任主席、5位海外知名IEEE Fellow正教授共同组成评选委员会,经过3论投票评选,决定将本年度CCF 集成电路Early Career Award 颁发给北京大学助理教授李萌博士,并于CCF Chip 2024颁奖典礼上进行隆重授奖仪式,由屈钢主席和孙凝晖院士为其颁奖,以表彰其在人工智能芯片能效和安全领域做出的成果。 个人简介: 助理教授李萌双聘于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和集成电路学院,研究方向为高效、安全的人工...
2024-07-17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共12篇论文入选第61届设计自动化会议(DAC)
6月23日至27日,第61届设计自动化会议(DAC 2024)在美国旧金山召开。在本次大会上,来自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与集成电路领域的高校、公司及研究机构群英荟萃,分享了EDA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广泛应用,讨论了本领域进一步发展的前景和方向。北京大学多位教师代表,李萌、马宇飞、王宗巍等也担任了DAC的程序委员会(TPC)成员。燕博南研究员获得了SIGDAOutstanding New Faculty Award。集成电路学院的二十余位师生现场参加了本次大会,进行了汇报与交流。 燕博南研究员获得2024年SIGDAOutstandingNewFacultyAward 在本次大会上,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共有12篇论文入选,研究成果覆盖了芯片设计、综合技术、体系架构、存算一体、设计自动化、软硬件协同等领域。相关介绍如下: 1. 跨阶段芯片功耗分析 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与芯片内集成晶体管数量的不断上升,芯片功耗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制约芯片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缓解功耗预算的紧张问题,设计阶段功耗优化已愈发重要。而为了促进更准确的功耗优化,...
2024-07-13
【暑期课程】第十课:阿里巴巴达摩院高级技术专家孙浩“RISC-V:新一代算力芯片技术基座”讲座顺利举办
7月12日下午13时,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联合主办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产业应用发展》暑期课程继续如期举办。本期课程邀请到阿里巴巴达摩院高级技术专家孙浩为大家带来主题为“RISC-V:新一代算力芯片技术基座”的报告。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叶乐主持讲座。 孙浩首先从宏观的视角带领大家回顾了处理器架构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趋势,以及RISC-V指令集架构的现状。作为开源指令集,RISC-V目前发展迅速,为全球的产业界和学术界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阿里巴巴达摩院也推出了诸如C910的多层级RISC-V处理器IP。 接下来,孙浩深入了处理器内部,为大家介绍了现代高性能处理器的关键技术。例如乱序寄存器重命名、分支预测、多核多线程等。孙浩对于处理器微架构设计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为同学们讲解了最前沿的处理器微架构技术发展。 之后,孙浩重点介绍了CPU存储子系统。包括几种不同的缓存结构、数据预取的机制和影响、缓存替换策略、缓存一致性协议等。孙浩的...
2024-07-12
【暑期课程】第九课:美光科技存储专家马明、张朔、王辉“迈向3D NAND和固态存储时代”讲座顺利举办
7月11日下午13时,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联合主办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产业应用发展》暑期课程继续如期举办。本期课程邀请到美光科技公司马明、张朔、王辉三位专家为大家带来主题为“迈向3D NAND和固态存储时代”的报告。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叶乐主持讲座。 首先是马明专家从存储器近40年的演进出发, 讲解NAND Flash的器件工作原理, 物理特性, 以及从二维NAND到三维NAND的发展历史和技术趋势。在开讲前,马明给我们形象的展示了磁带、软盘、硬盘等不同年代主流的存储介质。之后概述了存储器40年的发展历程,并且从半导体器件的底层原理出发,详细地介绍了NAND Flash的存储原理,组织结构和读写方式。马明深入浅出地讲解了NAND Flash在结构上是借鉴了传统与非门的结构来达到存储信息的目的。最后马明介绍了NAND Flash中SLC、MLC、TLC以及3D NAND等前沿设计方案。 接下来张朔专家首先从“固态硬盘为什...
2024-07-11
【暑期课程】第七课:算能高级副总裁高鹏分享“智算处理器设计思考与实践”主题讲座顺利举办
7月9日下午13时,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联合主办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产业应用发展》暑期课程继续如期举办。本期课程邀请到算能高级副总裁高鹏为大家带来主题为“智算处理器设计思考与实践”的报告。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叶乐主持讲座。 高总的报告内容深入浅出,主要围绕智能计算的四个维度:计算、控制、内存、互连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他首先介绍了大语言模型(LLM)的两个阶段:prefill(生成第一个token)、decode(生成接下来的token)。对比了Groq与H100的性能,分析了片上存储与访存带宽的权衡,以及他指出,一个节省计算的关键技术是KV Cache。高总接着对比了CNN和Transformer,指出前者数据重用率高,后者对带宽的压力大。他进一步分析了单看CNN,每一层的计算量和访存需求不尽相同;单看Transformer,prefill阶段对计算需求高,decode阶段由于KV Cache的作用,对于访存的需求更高,如果增加b...
2024-07-10
【暑期课程】第六课:润石科技研发总监陈炳杰“模拟芯片的发展趋势”讲座顺利举办
7月8日下午13时,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联合主办的暑期课程《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产业应用发展》在线下成功举办。本期邀请到江苏润石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陈炳杰博士为大家带来主题为“模拟芯片的发展趋势”的报告。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叶乐主持讲座。 陈博士的讲座从半导体器件分类、模拟芯片的特点、模拟芯片发展趋势、困难和挑战四部分展开。陈博士首先介绍到按产品可以将半导体器件分为集成电路、光电子、传感器和分立器件几大类,而集成电路又可以分为模拟芯片和数字芯片。随后,陈博士着重介绍了模拟芯片的一个重要分支——电源管理,它在电子设备系统中担负起对电能的变换、分配、检测及其他电能管理职责。 之后,陈博士讲到模拟芯片设计特点之一是门槛较高,平均学习曲线约为10年。这是因为从工艺选择到模块划分、顶层电路设计、封装和散热、测试可行性等环节均需要较丰富的经验。此外,模拟芯片设计出于成本考量以及工作电压要求,相比数字芯片对于制程要求并不高。陈博士还以德州仪器...
2024-07-10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顺利举行
2024年7月2日上午,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在微纳电子大厦103举行。校友代表霍宗亮,集成电路学院党委书记王源,院长蔡一茂,党委副书记刘军华、张舒,副院长王玮、刘晓彦、鲁文高,毕业生导师代表,荣休教师、家长代表和在校2024届毕业生出席典礼。典礼由张舒主持。 毕业典礼现场 典礼开始前,毕业生们走进学院大厅,在签到簿上留下个人签名,领取专属徽章,定格燕园回忆,展望美好未来。 院长蔡一茂致辞 院长蔡一茂在致辞中为2024届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表示祝贺。他鼓励毕业生,要认识到国家强盛的历史使命与现实挑战,以领先的创新精神和不懈的奋斗姿态,塑造自我成为时代的先锋,以责无旁贷的担当和实干精神,为国家的强盛奠定坚实基础。 校友代表霍宗亮致辞 随后,校友代表、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术官,集团执行副总裁,研发中心负责人翟宗亮先生致辞。他鼓励毕业生怀抱大志,投身集成电路产业,自信面对挑战,持之以恒学习,成为兼容并蓄的行业精英,为国家科技进步添砖加瓦。 教师代表王玮致辞 教师代表王玮在致辞中提到三个“恳请”,希望...
2024-07-08
集成电路学院2023-2024学年教学督导工作期末总结交流会顺利召开
2024年7月5日,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2024-2025学年教学督导工作总结交流会议在微纳电子大厦227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是集成电路学院教学体系改革和新工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深化传承与创新、推动集成电路学院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张兴教授主持会议 此次会议由教学督导组组长张兴教授主持,督导组成员张天义、甘学温、王阳、郝一龙、于晓梅、杨振川、高一(研究生代表)参会。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青年教师代表黄芊芊、沈林晓、郑雨晴、韩金池、贺明、卓有为、胡鸿杰、卢奕鹏参会,学院副院长刘晓彦教授出席本次会议。 在会议上,督导组的老师和青年教师们集中探讨了课程知识体系、课程难度、考核标准、前沿知识引入、行业专家讲座等内容。在深入的讨论中,老师们对学院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审视,一致认为,现有的课程设置不仅覆盖了集成电路领域的基础知识,还融入了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行业需求,课程之间的衔接合理,既保证了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核心技能,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市场环境。此外,课程体系还鼓励跨学科学习和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
2024-07-08
【暑期课程】第五课:卓胜微电子副总裁丁永旺“通用射频器件的应用、设计和制造”讲座顺利举办
7月5日下午13时,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联合主办的暑期课程《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产业应用发展》在线下成功举办。本期邀请到卓胜微电子副总裁丁永旺博士为大家带来主题为“通用射频器件的应用、设计和制造”的报告。北京大学助理教授马宇飞主持讲座。 丁永旺博士从射频器件行业介绍、射频器件工程技术讨论、射频器件技术展望这三个部分展开,探讨了通用射频器件的应用、设计和制造。丁博士首先对通讯射频器件产业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从通讯射频器件的定义出发,分析了射频器件的演进方向:模组化,即集成化,并介绍了射频前端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包括物联网、无线连接、基站、低轨卫星通信等,指出了射频前端是通讯芯片领域的重要战场,射频通信大有可为。同时,丁博士对卓胜微电子的发展历程、公司理念、主要产品布局进行了介绍,公司从最早创立的困难重重,到逐渐找到产品定位,最终成为国内行业龙头企业。 随后,丁博士对通讯系统中的射频器件按照应用和类型进行了分类,并举例介绍,包括手机射频...
2024-07-05
未名·芯论坛|第四十五期成功举办
7 月 3 日上午,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北京大学校友会半导体分会联合主办的“未名·芯”论坛系列讲座第四十五期在微纳电子大厦103报告厅及腾讯会议成功同步举办。本期邀请MNS, KU Leuven(鲁汶大学),Prof. Michael Kraft带来题为“Micro and Nano Systems: An Enabling Key Techn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卢奕鹏研究员主持。 Prof. Kraft从对鲁汶大学微纳系统研究机构的介绍中开启了本次报告。鲁汶大学拥有专业的微纳系统研究团队以及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的器件加工能力,拥有硅前道工艺、微纳机电系统(MEMS)加工、先进封装及新兴工艺探索中等多方面的研究制造条件。借助这些条件,Prof. Kraft能够在鲁汶大学开展并长期从事多个方面的微纳机电系统(MEMS)研究工作,诸如物理传感器与执行器的仿真...
2024-07-05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共6篇论文入选ISPSD 2024
近日,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的顶级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ICs (ISPSD)在德国不来梅市举行。本届ISPSD共收到论文投稿338篇,录用141篇,其中口头报告录用42篇。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共6篇高水平论文入选(包含3篇口头报告),向国际功率器件与功率集成电路领域的同行展示了北京大学最新的研究成果。这六篇论文内容涉及GaN功率器件热电子效应抑制技术、高性能GaN p-FET器件技术、GaN功率器件动态电阻测试平台、高栅极电压摆幅GaN功率器件、GaN功率器件短路能力提升技术、增强型GaN功率器件动态阈值漂移与误开通现象。论文详情如下: 1. GaN功率器件热电子效应抑制技术 目前,GaN功率器件在高压、大功率领域实现了优异的性能。然而,这会导致器件在工作过程中经历高功率应力,产生大量的热电子,这些热电子会轰击器件的表面和缓冲层,产生新的陷阱能级,从而引起器件的导通电阻退化。 针对上述问题,魏进/王茂俊团队提出了具有有源钝化层和背...
2024-07-05
集成电路学院工会举办荣休暨集体生日庆祝会
荣休同生日共庆,祝福与憧憬同在。2024年7月2日下午,集成电路学院教师荣休暨生日庆祝会在微纳电子大厦103报告厅顺利举办。学院工会主席刘军华、副院长王玮、刘晓彦、荣休教师代表、教师代表、工会小组成员等50余人参与活动,共同度过了一个温馨而愉悦的下午。活动由工会副主席崔小欣及赵前程主持。 活动伊始,工会副主席崔小欣代表学院向本学年度8位荣休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与真挚的慰问,感谢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为教育事业的辛勤付出,以及为学校和学院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向2024年上半年过生日的31位教师送上美好的祝愿,愿大家生如夏花、绚烂多姿不负韶华。 随后,由赵前程主持荣休座谈环节,邀请了与荣休教师代表郝一龙、金玉丰、解冰三位一起工作的多位老、中、青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发言。在老照片回顾的背景下,张大成、李志宏、高成臣、张锦文、于晓梅、吴文刚、刘晓彦等老师深情回顾了自己刚结识三位荣休老师时的青涩与憧憬,到现如今步入退休之年,不仅感慨时光荏苒,记忆如梭;谈到当年一起为教学及科研奋斗的日夜,虽时过境迁,仍记忆犹新;提到当年的趣事及过往,仍浮在耳畔,恍如昨日。王玮、杨振川、张威等...
2024-07-05
【暑期课程】第四课:清微智能架构师杨建勋“面向生成式AI的可重构智能芯片”讲座顺利举办
7月4日下午13时,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联合主办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产业应用发展》暑期课程继续如期举办。本期课程邀请到清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架构师杨建勋博士为大家带来主题为“面向生成式AI的可重构智能芯片”的报告。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叶乐主持讲座。 杨博士的报告内容深入浅出,围绕AI算法的演变与现状、大模型时代AI芯片的机遇与挑战、以及面向大模型的可重构智能芯片三个主要部分展开,报告剖析了当前大模型的算法特点,分析了算法对芯片算力、存储和通信提出的严峻挑战,并对比了当前国内外产业界对解决这些挑战所采用的不同技术路线。 在AI算法的演变与现状部分,杨博士首先回顾了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从注意力机制、Transformer模型架构到在不同应用领域内的代表性网络。然后讨论了大模型的预训练、微调和推理的流程,和当前大模型持续发展的演进规律。以及混合专家系统(MoE),专家组合(CoE)等前沿大模型发展技术方案。 杨博士随后指出:芯片...
2024-07-05
【暑期课程】第三课:后摩智能芯片算法负责人杨大卫博士“面向大算力AI芯片的软硬件协同优化”讲座顺利举办
7月3日下午13时,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联合主办的暑期课程《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产业应用发展》在线下成功举办。本期邀请到后摩智能芯片算法负责人杨大卫博士为大家带来主题为“面向大算力AI芯片的软硬件协同优化”的报告。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叶乐主持讲座。 杨大卫博士在讲座中首先着眼于数据驱动的AI时代,指出AI处理的重心正在向边缘端转移。基于这一趋势,他引出了后摩智能的存算一体技术路线及其优势:后摩的存算一体芯片以大算力高能效为目标,通过拉近数据和计算的距离,缓解了数据搬运问题。 随后,杨博士首先分析了GPT等大模型的出现对大算力AI芯片的影响,并介绍了后摩如何基于存算一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去赋能AI芯片,包括硬件设计、软硬件协同、工具链等多个维度的优化。随后,杨博士深入浅出地讲解了AI模型量化压缩算法,并列举了包括SmoothQuant、RPTQ在内的多个开创性的大模型量化工作。在讲座过程中,杨博士多次与同学们进行互动,通过提问的方式...
2024-07-03
【暑期课程】第二课:兆易创新部门高级经理赵建中“‘见微知著,惟精惟一’看存储”讲座顺利举办
7月2日下午13时,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联合主办的暑期课程《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产业应用发展》在线下成功举办。本期邀请到兆易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存储器事业部高级经理赵建中博士为大家带来主题为“‘见微知著,惟精惟一’看存储”的报告。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叶乐主持讲座。 赵建中首先介绍了市场上常见的存储器的分类,指标,比较了各类存储器的性能。之后分析了各种存储器的市场营业额现状,指出DRAM在细分领域市场最大,具有战略价值。同时,赵建中介绍了兆易创新目前的产品定位与市场占有情况,以及兆易创新在Nor Flash等领域的迅猛发展成果。 然后,赵建中介绍了各类存储器的应用场景与发展方向,分析了存储器技术发展的内生需求,并指出:其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终端产品性能需求与技术尚未出现巨大突破之间的矛盾,实质是计算系统内存和外存的性能差异造成电子系统性能提升的巨大瓶颈。 之后,赵建中详细介绍了Flash和DRAM的发展历程、原理、结构、读...
2024-07-02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2024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成功举办
2024年6月27-29日,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2024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成功举办。此次夏令营面向全国各高校优秀本科生,旨在增进广大青年学子对北大集成电路学院和学科前沿进展的了解,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北大集成电路学院、携手投身于建设我国集成电路相关领域的伟大进程之中。活动形式包括学院整体介绍、特邀嘉宾讲座、学科前沿报告、专业知识测评和师生自由交流等。 6月27日下午13点,夏令营开营仪式在微纳电子大厦103厅举行。本届夏令营得到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华为海思半导体产业生态首席专家王志敏、温德通等一行人来到夏令营现场,与同学们亲切交流,并赠送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与工程应用》等集成电路专业相关的书籍。 仪式开始,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刘晓彦教授代表学院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并介绍了本次夏令营的日程安排。 刘晓彦教授致开营辞 集成电路学院院长蔡一茂教授向营员们介绍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科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科研成果等内容,他强调,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与前身微纳电子学系始终与我国集成电路领域的发展紧密相连,北大集成电路学院依托北大学科优势,建立了...
2024-07-02
【暑期课程】第一课:芯翼科技创始合伙人张京华“物联网智能终端系统SoC芯片发展及技术创新”讲座顺利举办
7月1日下午13时,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联合主办的暑期课程《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产业应用发展》在线下成功举办。本期邀请到芯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张京华博士为大家带来主题为“物联网智能终端系统SoC芯片发展及技术创新”的报告。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叶乐主持讲座。 张总从蜂窝物联市场、芯翼科技公司介绍、以及蜂窝SoC芯片设计概要及实例这三个部分展开,探讨了物联网智能终端系统SoC芯片的发展及技术创新。在蜂窝物联市场,张总首先介绍了蜂窝通信技术发展历程,5G场景及技术演化,NBIoT应用领域及标准演进。谈到了中国物联网的发展以及中美物联网状况对比,中国物联网行业仍在持续成长期,创新迭代速度快,侧重产业发展和应用创新,美国物联网行业已进入成熟期,产业生态完备,侧重监督和安全。张总提到,目前物联网产业仍存在物联网行业发展碎片化以及深度应用不足两大问题,物联网产业表面繁荣但仍以低门槛的技术和模式为主,企业实际盈利能力和物联网的应用渗透并未显著提...
2024-07-02
北京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半导体技术 联合实验室学术研讨会圆满召开
2024年6月30日,北京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半导体技术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学术研讨会在京顺利召开。 联合实验室一期技术委员会主任黄如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朴世龙院士,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姚卫浩部长、郑如青副部长,集成电路学院院长蔡一茂教授,华为北京研究所姜向中所长,研发部长夏禹,产业生态首席专家王志敏及北大、华为相关部门负责老师、技术专家等100余人出席本次研讨会。会议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党委书记王源主持。 北大、华为双方高度肯定了联合实验室一期取得的成果,并携手展开二期合作。未来联合实验室将继续在基础科学研究、技术探索等层面开展工作,在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成果转化、平台管理运行等方面提质增效,打造校企联合创新平台的标杆示范,为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2024-07-01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王玮教授团队在芯片热管理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GaN为代表的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广泛应用,功率器件的性能大幅度提高。然而受限于器件热管理性能,目前GaN功率器件仅能发挥其理论性能的20%~30%。嵌入式微流体冷却技术将微流体集成在器件内部,避免了近乎所有的外部热阻,利用流体的直接对流换热完成热量的高效运输,因而具有强大的散热能力,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可能突破热管理瓶颈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实际电子器件的器件结构多为两层以上的复合结构,发热模式也呈现出多尺寸趋势,这对于散热器的设计与制备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热设计时需要系统分析实际器件散热路径中的热阻构成,降低关键热阻。 图1可变尺寸发热阵列电镜图 针对这一关键问题,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王玮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双“H”歧管型嵌入式微通道散热方案,同时在该微通道散热器上集成了尺度可调的发热阵列,在不同工作模式下测试了微通道散热器对于不同尺寸热源的散热性能。经过实测,该微通道散热器针对500 × 500 μm2热源的散热热流密度达到1200 W/cm2以上,平均温升小于60℃,对流换热系数达到1.5×1...
2024-07-01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3篇论文入选VLSI 2024
6月16日至6月20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讨会(Symposium on VLSI Technology and Circuits,简称VLSI)在美国夏威夷成功举办。本次大会,学院部分师生参会展示成果,并在会上与各国顶尖学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在本届VLSI大会上,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有3篇高水平论文入选,向国际同行展示了相关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上述3篇论文内容涉及新型超微缩倒装堆叠集成技术、异构领域定制AI SoC芯片、超高速大摆幅收发机芯片等前沿领域。论文的详细内容如下: 一、新型超微缩倒装堆叠集成技术 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向多层面的三维集成加速演进。在器件层面,CFET等堆叠晶体管技术(stacked transistor technology)被广泛讨论;在互连层面,晶圆背部互连正逐步被业界采纳。然而,当前CFET器件技术受制于大深宽比工艺和复杂制造流程,实际应用面临巨大挑战。针对上述技术难点和发展趋势,黄如院士团队的吴恒研究员等人提出了一种新型超微缩倒装堆叠晶体管技术(Flip FET),其充分利用晶圆背部进行晶体管级三维堆叠...
<
1
2
3
4
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