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预约
English
北大主页
首 页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组织体系
委员会
联系我们
系所中心
集成微纳电子系
集成电路设计系
设计自动化与计算系统系
集成微纳系统系
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院士风采
专职教师
客座教授
博士后
光荣退休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获奖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党建思政
党组织概况
党建动态
工会风采
人才培养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
院内公告
平台基地
学生工作
新闻公告
党团建设
实习就业
院内通知
招贤纳士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其他招聘
校友中心
新闻公告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会议室预约
English
北大主页
首 页
学院概况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组织体系
委员会
联系我们
系所中心
集成微纳电子系
集成电路设计系
设计自动化与计算系统系
集成微纳系统系
集成电路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院士风采
专职教师
客座教授
博士后
光荣退休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科研获奖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党建思政
党组织概况
党建动态
工会风采
人才培养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
院内公告
平台基地
学生工作
新闻公告
党团建设
实习就业
院内通知
招贤纳士
教师招聘
博士后招聘
其他招聘
校友中心
新闻公告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2023-12-08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与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党委共建签约仪式 暨芯论道——集成电路学科青年学者论坛
12月2日,由与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与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联合主办的党委共建签约仪式暨芯论道——集成电路学科青年学者论坛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举行,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党委书记王源、副院长王玮,电子科大集成电路学院党委书记李雪梅、副书记于淼、副院长唐鹤出席,电子科大张晓升、张翼主持活动。 李雪梅首先代表学院欢迎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她表示,北京大学是我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发源地,希望以此学者论坛为契机,加强两校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王源简要介绍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发展历程。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党委共建活动加深两院了解,增进互联互通,共同探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新模式;最后他希望大家把握大势、坚定信心;抓住机遇、担起重任;集青年志、成中国“芯”。 李雪梅书记 ...
2023-12-06
青岛中德生态园管理委员会徐海洁副主任一行来访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2023年12月5日上午,青岛中德生态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徐海洁、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吕占志、经济发展部经济运行办主任纪合姣、经济发展部项目主管申加宁,明智资本合伙人彭英芳,芯恩(青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骆秉和、外事总监董乐婷等一行来访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学院院长蔡一茂教授、党委书记王源教授、副院长王玮教授、党委副书记刘军华副教授参与交流。 首先,蔡一茂对徐海洁一行的来访表示诚挚的欢迎,王玮向来宾介绍了集成电路学院的发展历程、科研方向等。吕占志向学院参会老师介绍了青岛集成电路产业园的产业环境、规划布局和发展目标等情况,并表达了园区在项目合作、人才招引等方面的合作需求。 随后,双方围绕推动校企交流、项目合作、产业孵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了积极交流,并进一步探讨后期交流合作的工作机制。
2023-12-04
2023半导体技术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11月24日-11月25日,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主办的2023半导体技术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东京工业大学的细野秀雄教授、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的魏苏淮教授、剑桥大学的John Robertson教授、首尔大学的Ki-young Choi教授等50余位国内外半导体领域杰出学者现场作技术报告,200余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论坛。 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王玮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他代表学院对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学者们致以热烈的欢迎。他表示,举办此次半导体技术论坛的初心是以互联互通为目标,为半导体行业注入新动能,为半导体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半导体国际合作打造新平台。此次论坛是半导体领域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希望专家们能够深入交流、增进合作,共同推动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在报告环节,汇报专家交流和分享了各自的特色研究成果。报告涵盖器件与制造、电路设计、计算架构与EDA、半导体物理、化合物半导体多个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会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们就各项技术报告展开了深入广泛的学术研讨,促进了同行之间的相互了解。 2023半导体技术论坛旨在加...
2023-11-27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王路达团队在零维限域空间内单价离子输运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在终端设备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的需求背景下,基于纳机电系统(NEMS)发展智能器件逐渐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领域。固态纳米孔器件因其具有独特的三维纳米尺寸、优异的加工性能和表面可修饰性,在分析、检测、分离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固态纳米孔器件涉及多种物理场的耦合,又因尺度减小到(亚)纳米级别,流体行为发生显著变化,出现诸多无法解释的新奇现象,理论机制的不成熟制约了固态纳米孔器件更深层次的发展及应用。原子级厚度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稳定性、易于引入纳米孔和可功能化等优点,为零维限域空间内纳流体输运过程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契机。 功能化纳米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代表性的单价离子分离性能结果 为了深入地解析零维限域空间内流体输运行为,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王路达课题组借助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台,利用单原子层厚度的石墨烯为模型材料,结合微纳加工技术,创新发展了超薄石墨烯零维限域空间结构设计与精准共价键化学修饰协同调控策略,建立极限尺度下物理结构与化学微环境的协同调控机制。本研究构建的表面电荷分布可控的纳米孔结构,协同氢键和静电作用等有效地提升纳米孔石...
2023-11-23
未名·芯论坛|11月16日 第三十八期顺利举办
11月16日上午10时,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北京大学校友会半导体分会联合主办的“未名·芯”论坛系列讲座第三十八期在线上线下成功举办。本期邀请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研究员乔飞为大家带来主题为“‘感算共融’架构和芯片:突破智能感知集成系统能效瓶颈”的报告。讲座由集成电路学院助理教授唐克超主持,线上线下共计100余人参加。 在报告中,乔飞首先基于“凡是接口,皆为瓶颈”的智能感知集成系统设计的核心原理,介绍了通过感内或者近感计算实现感算共融的探索历程。乔飞着重讲解了近传感计算技术,聚焦数据转化接口的问题,通过将传感器的模拟信号直接和和处理电路相连,可以直接在模拟域进行计算,降低了功耗代价,在保持较高准确率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能效。 随后,乔飞介绍了突破数据转化瓶颈和访存瓶颈的尝试后对于传感内计算技术的探索,进一步通过直接光电流计算,降低系统内部信息处理传输和转换的代价,实现了传感和计算的完全融合,适合应用在穿戴式感知的应用场景。机器触觉...
2023-11-20
未名·芯论坛|11月13日 第三十七期顺利举办
11月13日上午10时,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北京大学校友会半导体分会联合主办的“未名·芯”论坛系列讲座第三十七期在线下成功举办。本期邀请到密西根州立大学助理教授李金星博士为大家带来主题为“Soft Materials as Biointerfaces: Brain, Gut, Skin, and Beyond”的报告。讲座由集成电路学院助理教授郑雨晴主持。 报告中,李教授以工程与生命系统的融合发展为引入,指出人体是一个柔软的动态系统,具有复杂的电子和分子信号,在时间尺度上又存在组织发育和器官运动,这些事实对传统生物界面设计的机械兼容性和功能提出了挑战。本次报告聚焦了基于软性聚合物和复合材料的最新成果,这些成果将使新型医疗设备更具顺应性,实现精准医疗。 李博士先介绍了用于生命系统的电子设备的最新进展。他表示目前组织-电子界面的机械失配是神经接口的一个问题,而当下用于探测神经化学的生物电子工具是很有限的。李教授总结了...
2023-11-16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2篇文章入选第56届国际微体系结构国际研讨会(MICRO’23)
近日,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独立研究的 2 篇论文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第56届微架构国际研讨会(5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croarchitecture,MICRO‘56)发表。2 篇论文的成果涵盖新型硬件加速器设计,芯片仿真优化等多个方面。 Tileflow: 基于树分析的数据流融合建模框架 神经网络的加速在现在的 AI 时代尤为重要。但随着神经网络模型的规模不断扩大,计算和内存带宽的差异也越来越大,现在,内存带宽已经逐渐取代计算成为神经网络的运行瓶颈。为了加快网络的运行速度,流行的方法是将多个网络层融合在一起,减小对内存的数据访问。这样的优化方法依赖灵活准确的性能模型,以方便评估、架构分析和设计空间探索。针对目前数据流算子融合的分析模型不足的问题,北京大学梁云研究员领导研究的小组提出TileFlow的框架,为运算器融合的数据流建模。该框架将融合数据流的设计空间描述为一个包含计算顺序、资源绑定和循环嵌套的三维空间,引入以 Tile 用于表达空间中的数据流设计,并通过树分析的方式来对...
2023-11-15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领衔发表存内计算技术全谱论文
近日,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黄如院士-孙仲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自然·电子》(Nature Electronics)在线发表了题为“存内计算技术全谱”(A full spectrum of computing-in-memory technologies)的综述论文。该论文提出存内计算技术全谱概念,对所有类型存内计算技术进行了原理性分类,从而为比较每种不同技术的性能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有望启发新型的存内计算技术。 近年来,面向人工智能等数据密集型应用,为了突破芯片算力瓶颈,后摩尔时代新器件和计算架构成为了芯片发展的研究重点。其中,存内计算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技术,得到了学术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与大量研究投入。相关研究方向包含从基础电子器件到高层级架构、大规模系统等各个层级,从成熟硅基存储器到新兴阻变存储器等各类元器件。尽管名称相同,不同类型存内计算技术的基本原理存在很大不同,具体取决于:1,输入操作数是否由存储单元原位提供;2,计算输出是否原位回存至存储单元;3,输入/输出数据是易失性的还是非易失性的;4,输入/输出数据...
2023-11-14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共7篇论文在ICCAD 2023大会发表
近日,以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的7篇论文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第42届国际计算机辅助设计会议(ICCAD 2023)上发表,向国际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域的同行展示了北京大学最新的研究成果。这7篇论文内容涉及EDA算法和物理后端设计,人工智能调度、映射和加速器设计方法隐私计算等多个学术前沿领域。同时,学院梁云、林亦波、李萌等多位老师为会议TPC成员,林亦波、李萌等多位老师承担了Session Chair工作,林亦波研究员还获得了首届最佳审稿人奖。 图:林亦波研究员获得ICCAD首届最佳审稿人奖 论文的详情如下: 1. 考虑二阶信息的宏模块布局优化技术 宏模块布局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物理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由于宏模块占据了芯片版图大量面积,对最终设计的性能影响巨大。近年来,不少研究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或解析方法改进宏模块布局,这些方法都依赖混合尺寸布局引擎作为内核。然而,现有的混合尺寸布局内核存在稳定性差、不易收敛的问题。林亦波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尺寸布局引擎内核,实现鲁棒布局收敛和宏模块合法化,并在MMS、ISP...
2023-11-12
集青年志,成中国芯——集成电路学院举办首届集成电路文化节
2023年11月11日,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在百周年纪念讲堂南广场举办首届集成电路文化节。本次文化节以“集青年志,成中国芯”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了集成电路学科的魅力,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集成电路学科,鼓励青年学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树立远大理想、了解现实选择,未来投身国家经济社会建设重点关键领域。本次文化节吸引了全校12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 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的基石,发展集成电路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始终秉承与祖国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常为新、敢为先的优秀历史传统,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和加强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部署,一直是我国集成电路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改革的排头兵。 回溯到1956年,由当时的国家高等教育部的决定,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东北人民大学的部分教师和四年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集中到北京大学,在黄昆先生领袖下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五校联合半导体专门化,奠定了我国半导体科学技术研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础。这个起点,成就了中国芯的未来。自1970年建立半导体专业,到1978年正式建...
2023-11-09
未名·芯论坛|10月26日第三十六期顺利举办
10月26日上午10时,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北京大学校友会半导体分会联合主办的“未名·芯”论坛系列讲座第三十六期在线下成功举办。本期邀请到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任天令教授为大家带来主题为“智能声学器件”的报告。讲座由集成电路学院卢奕鹏副教授主持。 在报告中,任教授介绍了智能声学器件的声学与柔性背景,并以智能人工喉和其他柔性器件为例,对智能声学器件技术本身及其拓展进行了精彩的阐述与总结。声学器件在消费电子、汽车、工业和医疗健康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机械学习的发展,智能声学器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柔性是声学器件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相比传统刚性技术,柔性电子技术具有轻、薄、柔、准、智、久等特点,是解决多个行业痛点的利器。通过新材料与纳米技术,可以实现柔性电子技术与声学器件技术的融合,进而实现智能声学器件微型化、集成化与柔性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后,任教授以三代智能人工...
2023-11-08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杨玉超荣获北京市杰出青年中关村奖
11月6日,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公布,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杨玉超被授予北京市杰出青年中关村奖。 杨玉超,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深研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忆阻器规模化制造工艺、大算力高能效存算一体芯片、高阶复杂度类脑计算等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相关成果入选“2020年人工智能十大进展”、“2022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学术进展”,并转移至标准化生产平台开展应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基金委重点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曾获首届科学探索奖、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Wiley青年研究者奖、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青年科学奖等奖项。 奖项介绍: 北京市杰出青年中关村奖是北京市政府设立的,旨在奖励在科学研究中取得重要发现,推动相关学科发展,或者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中取得创新性突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专家学者。
2023-10-23
集成电路学院预毕业生学位论文培训交流会顺利举办
为进一步提高硕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明确学术论文写作的相关事宜,集成电路学院于10月20日下午举办了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培训交流会。 本次会议由学院教务办公室组织发起,集成电路学院50余名预毕业生参加了本次培训交流会,会议由刘晓彦副院长主持,往届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集成电路学院博士后吴林东和罗金、预毕业生韩丽霞做了分享报告。 罗金博士就学位论文的选题与逻辑框架、写作规范与时间规划进行了介绍,提醒同学们写作过程中着重体现出自己多年学术工作的创新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理清各章节的层次关系和过渡,此外对写作时间规划和论文文本校对给出了建议。 吴林东博士结合自己撰写学位论文以及答辩的经验,从论文写作和修改的角度,在选题框架、摘要、前言、正文和总结展望五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写作心得。同时,吴林东博士曾担任2023届毕业生的答辩秘书,他向同学们分享了研究生答辩期间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醒同学们相关注意事项。 韩丽霞同学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指南》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重点强调了学位论文相关的写作规范,提醒毕业生在撰写学位论文时需要注意的格式要...
2023-10-18
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来访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10月13日下午,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熊晓明、副院长蔡述庭、刘振一行人到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来访交流。学院院长蔡一茂、副书记张舒、副院长刘晓彦、鲁文高、王玮出席。会议由蔡一茂主持。 蔡一茂首先对熊晓明院长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蔡述庭代表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就学院发展历程与现状、科研平台与成果、实验室建设与布局、人才培养改革及企业交流合作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刘晓彦从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工作情况。 在交流会上,双方就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等内容进行深入讨论。此次交流活动,增加了两院了解,拓宽学术合作领域,共同推进教育高水平合作和科研高质量创新。 会后由王玮带领来访人员参观工艺实验室。
2023-10-16
未名·芯论坛|10月12日 第三十五期顺利举办
10月12日下午14时,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北京大学校友会半导体分会联合主办的“未名·芯”论坛系列讲座第三十五期在线上线下成功同步举办。本期邀请到东南大学黄庆安教授为大家带来主题为“MEMS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报告。讲座由集成电路学院卢奕鹏副教授主持。共计340余人参加。 在报告中,黄庆安教授从半导体器件里程碑,MEMS里程碑,趋势和挑战四方面进行了介绍。按照时间发展,介绍了MEMS技术和产业发展,并从MEMS发展的侧面透析为什么美国的科研既有原创性,又能产出高科技产品。接着细讲了半导体器件制造里程碑:微电子、光电子、MEMS,其中MEMS器件如: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谐振栅晶体管等,改变了人类敏感与控制外部世界的方式。特别地讲到了初创公司的成功案例,如:SiTime,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Mallory公司,专精电容器,基于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原创性地发现了硅阳极键合。 接下来,黄教授讲到了一些MEMS器件...
2023-10-07
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吴秀龙院长一行来访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9月7日上午,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秀龙、党委书记许耀华、副院长代月花、党委副书记王玥等一行人到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来访交流。学院党委书记王源、副院长刘晓彦、党委副书记张舒、院长助理崔健出席。会议由王源主持。 王源首先对吴秀龙院长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吴秀龙代表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对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就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发展历程、师资力量、学科体系、平台基地、软硬件设施等内容做详细介绍,许耀华就党建工作进行介绍。接着,刘晓彦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发展历程、学院概况及人才培养等进行介绍,张舒就党建及学生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在交流会上,双方围绕学科建设、招生培养、课程体系、管理机制等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并达成了初步的合作共识。
2023-09-28
集成电路学院博士毕业生张作栋获2023年EDA2最佳博士学位论文
近日,EDA开放创新合作机制(EDA2)将2023年度“最佳博士学位论文”授予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毕业生张作栋博士,并于9月17日在EDA开放创新合作机制年会上颁发。 EDA²是在实现中国集成电路电子设计自动化长期竞争力的共同愿景下,由从事集成电路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研究、设计、验证、测试、应用和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大学和科研院所、专业机构等单位自愿组成,专注于推动中国集成电路电子设计自动化产业发展的合作机制。EDA2最佳博士学位论文每年在工艺模型、泛模拟与封装、数字逻辑设计与验证、物理实现和晶圆制造等EDA技术的五个领域各评选出一位博士毕业生作为获奖者。 今年的奖项由评选委员会多轮研讨评选,决定颁发给北京大学毕业生张作栋博士,以表彰其博士期间在先进工艺节点的可靠性设计做出的成果。张作栋的博士论文题为《面向纳米尺度集成电路可靠性设计的EDA 技术研究》,导师为王润声教授,论文内容包含可靠性感知的建模与标准单元库建立方法,可靠性感知的静态时序分析(STA)与动态时序分析(DTA)方法,面向AI加速器的可靠性增强数据流优化方法等。相关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于DAC、ICCAD和...
2023-09-23
未名·芯论坛|9月21日 第三十四期顺利举办
9月21日下午15时,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后摩尔时代微纳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北京大学校友会半导体分会联合主办的“未名·芯”论坛系列讲座第三十四期在线下成功举办。本期邀请到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高滨为大家带来主题为“支持片上学习的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的报告。讲座由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助理教授黄鹏主持,共计80余人参加。 在报告中,高滨老师介绍了基于忆阻器的片上学习技术、课题组在技术上的积累、面向片上学习的忆阻器芯片设计与验证以及未来规划与展望。基于忆阻器的存算一体技术从器件、电路、架构等方面区别于传统的冯·诺依曼架构,因而有望实现算力和能效的跨越式提升。然而,当前国际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网络的推理应用和阵列层面的片上学习演示,全系统集成的、支持高效片上学习的忆阻器芯片仍面临较大挑战,至今还未实现。 接着,高老师谈到课题组在忆阻器技术方面的积累,包括底层的大规模忆阻器阵列工艺开发,阵列操作方案设计,以及顶层的器件和系统模型建立,IP设计,EDA工具链开发等。...
2023-09-19
马鞍山市党政代表团来访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2023年9月15日上午,马鞍山市委书记袁方,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化锋,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方文,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范奇等一行人来访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开展“才聚诗城高校行”校企合作专题调研,与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锦进行工作交谈并召开座谈会。北京大学科研部部长谢冰、科技开发部副部长郑如青、集成电路学院党委书记王源、院长蔡一茂、党委副书记张舒等出席座谈会。会议由蔡一茂主持。 首先,蔡一茂代表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对袁方书记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接着王源介绍了集成电路学院的发展历程、科研方向和组织架构等情况。郑如青就北京大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联合研发平台建设等情况进行了简要概括。谢冰介绍了北京大学科技创新的基本情况,并回顾了学校在不同时期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有关工作。他表示,北京大学高度重视与马鞍山市的合作,期待双方以此次座谈交流为契机,加强在科研交流、人才引进等领域的合作。袁方在座谈会上向与会人员介绍了马鞍山市丰厚的文化底蕴、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概况。他强调,希望双方可以通过此次活动,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加深交流,推动市校合作取...
2023-09-14
集成电路学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总结会
2023年9月13日下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学院主题教育开展情况,部署推进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拓展工作,集成电路学院召开主题教育总结会。学院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党委书记王源,领导小组成员、党委副书记张舒、刘军华,副院长王玮、鲁文高,各教工支部书记和工作小组成员参加会议。学院主题教育工作小组组长、党委副书记刘军华主持会议。 会上首先听取了学院各支部、工作小组自4月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工作情况的总结汇报。各教工支部认真落实上级主题教育要求,创新方式方法,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见行见效。教工一支部进行年轻科研工作人员情况调研,排解其焦虑情绪,回应其现实诉求。教工二支部通过党建引领科研合作,获得外部资源支持,探索以重大科技问题为牵引的产学研校企融合模式。教工三支部将党建与业务相结合,探索有组织科研的实践模式。学院主题教育工作小组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前期扎实部署,中间有序推进、详尽调研,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最终助力学院学科建设和发展。 刘军华表示,党中央部署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校...
<
6
7
8
9
10
>
<
>